可如今,江易鸿的一个学生,据说才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才不到两个月,居然就能上手修复金毫建盏了,怎么能不让他眼红?
这人比人啊,真是要气死人的!
……
向南一心扑在工作台上,忙得不亦乐乎,玻璃隔断外发生的一切,他根本就不知道,知道了也没时间理会。
和人打交道,哪有跟破损的文物打交道有意思?
文物是会讲故事的,人……大部分人说谎都不打草稿。
此刻,金毫建盏粘接处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已经完全固化了,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工艺了。
而他也刚刚将那只明代的青花笔筒完成了配补和加固处理。
想了想,还是金毫建盏更重要一些,于是,向南又将青花笔筒放在一边,继续做金毫建盏的修复工作。
拼对粘结完毕,下一步应该是配补工艺。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在修复工作中,修复师一般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一切以完美修复古陶瓷为准。
就比如这只金毫建盏,拼对粘结之后,并没有缺损部分,那么,配补这一工艺,就可以直接省略掉了。
向南将固定住的金毫建盏解开,拿在手上仔细地查看了一遍,没有发现粘结错位之后,便开始了加固处理。
之后,便是古陶瓷修复工艺中的打底、作色两大工序。
这些简单的修复工艺,向南早已经做得相当熟练了,几乎是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做得又快又好。
完成了作色工艺之后,接下来,就是金毫建盏修复中,最大的难题——仿釉了。
在之前,老戴就曾说过,金毫建盏最大的难题就是仿釉。
因为金毫建盏内外壁的斑纹,并非如其他陶瓷器物一样,是人工绘上去的,而是天然形成。
实际上,建盏的斑纹是釉料在高温阶段,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铁氧化物在釉表面层析晶留下的痕迹。
而金毫建盏是在烧制过程中,因高温活动的汽包将铁质浮于釉面,当窑内因高温到1300度时,釉水流动将铁质拖成一丝丝的条状。
等到窑内温度逐渐降低、冷却时,就从中析出了呈一排排赤色的铁矿晶体。
金毫建盏的斑纹就是这样形成的。
当然,烧制建盏是一回事,修复建盏又是另外一回事。
向南如今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仿釉的手段,将瓷片粘接处的内外壁重新做出金毫来,将这只金毫建盏完美修复,让它重现往日的光彩来。
向南端着手里的这只金毫建盏,陷入了深思,这仿釉,可不好做啊,在他修复的那些个陶瓷器物里,没有一个是类似情况的。
这也就意味着,他根本就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
虽然这问题可以去问老师江易鸿,老师肯定也会毫无保留地给予自己指点。
但在内心里,他还是希望能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
这不是高傲自大,而是想养成一个独立思考、自我钻研的能力。
除非自己真的毫无办法了,他才会考虑去找老师求教。
正想着这些事,一个硕大的双层饭盒“啪”第一声轻响,放在了他的面前。
紧接着,小乔的声音就从身后传了过来:
“神仙,该吃午饭了!”
向南一愣,这才从那只金毫建盏种收回目光来,他抬手看了看手表,这都已经快下午两点了。
他抬手挠了挠头。
下次可不能这样了,不吃饭光消耗能量怎么行?
神仙家也没有余粮啊!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shupenwg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