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 第1624章 帝国的崩塌!(第2页)

第1624章 帝国的崩塌!(第2页)

毕竟,不管是大毛也好还是二毛也罢,他们都还拥有庞大的领土和资源,以及帝国时代留下的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基础。

这几个国家的人民也没有完全失去自律和克制的精神,还保持着一定的坚韧和骄傲。

西方国家就是想要用“休克疗法”,彻底的打破大毛、二毛等国原有的经济平衡,让本就处于悬崖边上的几个国家崩溃的更加彻底,更加的无害。

随后,大毛政府和二毛政府大肆发放钱财,将价值几十万亿卢布的国有资产转化为私有化债券,并分发给全体国民。

以大毛为例,平均每人获得10多万卢布,这些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他们自然会想到处消费和购买商品。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大毛政府又宣布取消了大部分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管制。

于是各种商品就涌上了市场,但随之而来的是物价飞涨和货币贬值。仅仅三个月后,大毛消费品价格就上涨了65倍,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了14倍。。。政府之前发放的10万卢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贬值着。

而就在这时,西方国家又使出了新的手段,他们开始在媒体上大肆宣传大毛、二毛经济崩溃论和货币崩溃论。

在这些国家的推波助澜下,本就人心惶惶的民众顿时承受不住,在西方资本的诱惑下,纷纷抛售手里的的私有化债券。

很快,这些私有化债券就在恐慌性抛售下价值暴跌,各国资本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民众手里收购了这些私有化债券,从而控制大毛、二毛的各个企业。

于是乎,真正的猎杀开始了。。。

在这些围猎和收割毛熊联盟各加盟国的资本中,远威集团无疑是行动最为迅速,战果最为辉煌的一家。

由于远威集团很早之前就开始在联盟布局了,不管是环球银行还是他们的外贸渠道都遍布整个联盟,这是其他资本所不具备的优势。

再就是环球银行这些年在发展的同时,一直很注意自己的人设,口碑很好。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周扬制定的极其完善的计划。

在帝国倒塌的那一刻起,远威集团的人就找上了各国的新政府,并和他们达成合作协议,得到了参与后面经济建设的资格。

后续在各大资本收购各加盟国的国有企业的时候,远威集团这边利用与政府间的良好关系以及在民间建立的良好口碑,再就是他们手里恐怖的资金流,成为收购效率最高的外国财团。

与此同时,远威集团还作为中间商,将帝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各种武器装备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回国内。

别看这些年华国在军事科技方面成果很多,但比起毛熊联盟几十年的技术积累,还是差了不少,那边还是有很多令我们垂涎三尺的好东西,比如说大型运输机、苏27战斗机、T系列坦克以及他们的导弹技术、潜艇技术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眼下对于这些加盟国而言,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帝国时代遗留下来的数不尽的武器装备是为数不多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于是,在周扬的秘密策划下,一笔笔令人瞠目结舌的交易便在民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

就比如说,在远威集团的牵头下,华国以50车皮物资换一架飞机的方式,直接从大毛远东军区换了35架大型运输机,又以1000吨物资从他们手里换了37辆先进的T80坦克。

接着,他们又用800吨物资从二毛手里换取了5台航空发动机。。。

除了这些外,被周扬盯上的还有导弹设计图、大型运输机的图纸、发动机工艺和图纸、蒸汽轮机以及航母设计图等等。

不过这些曾经的国之重器如何高不可攀,但现在都是落地的凤凰,与野鸡的区别不过是多几吨物资而已。。。

相比于这些装备和技术,周扬更在意毛熊联盟曾经的那些技术专家,他们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因此,在帝国还没有倒塌之前,他就命人对遍布所有加盟国境内的全部科研院所,以及大型国企的专家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以合作的名义和这些人取得了联系。

在帝国分崩离析之后,趁着各国的新政府忙于权力交接,无暇顾及其他的机会,远威集团的团队以聘请这些专家工作为由,迅速将这些人收拢到了公司旗下,然后又通过秘密途径将这些人陆续送回华国。

通过这种方法,华国的人才库迅速得到了充实,为接下来的技术大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年多过去了,现在各国已经完成了权力的交接,局势基本上稳定了下来,野蛮无序的收割机会已经消失了。

在此情况下,周扬随即调整了对各国的收割方案,镰刀计划进入了2。0时代!

与此同时,在周扬的主持下,对过去两年的收益进行了汇总和总结。。。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