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日月永在 > 第二百八十三章:教子(第4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教子(第4页)

朱允炆向小家伙解释道:“好比一个水缸,满则必溢,若是满了无处可溢,里面的水越屯越多,这口水缸就会炸裂。

一个朝代因为施仁政而富强,人口快速繁衍,但是地的数量是有限的,没了地,新生的百姓怎么过活呢?

越来越多的百姓需要吃饭,没饭吃,就会有矛盾。

这个时候,就需要转移矛盾。

你只看到文景之治缔造了大汉的恢弘大世,可知为何汉武帝要跟匈奴大打出手。除了为了骨气不再和亲之余,便是大汉的国内已经开始出现了矛盾的苗头,汉武帝需要一个转移矛盾的渠道,而对外的战争和扩张,就是最合适的方式。

几十年的仗打下来,大汉打的筋疲力尽,无数的百姓扎紧脖子,勒紧腰带都在支援这场大仗。最后这场举国之战以我汉人的胜利而告终,我们既收获了万里马场,也死去了无数的百姓。这才有汉武一死,昭宣中兴的局面。”

朱文奎吃惊的张大嘴巴,这还是他头一回听到这种解释,只觉宛如天方夜谭一般。

“仁政既是好,也是坏。”

朱允炆含笑道:“暴政既是坏,也是好,很多的东西你要看全面。唐有贞观之治、神龙之治、开元之治,可谓是国力达到了巅峰,仅在册之丁口已是万万之数,更遑论无数隐与田野的偏僻村落、那些达官显贵家的家丁奴仆呢?

所以到了这个高度的时候,唐朝已经无力在强盛下去了,他必须要扩张,要打仗、要死人!

但是李隆基这个皇帝没有看到已经冒头的矛盾,选择了安于享乐,耽于现状。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死伤无数,不用一百年,大唐万万丁口就可能繁衍到两万万,如此数量的百姓无粮可食的时候,揭竿而起之下,大唐只会亡国的更快。”

国恒以弱灭,为汉以强亡。

朱允炆都不知道这种论调是哪里来的。

同是王朝末期的时候,汉唐明三朝有什么区别?

都是亡于内部的百姓起义,掺杂上军阀的混战罢了,汉朝最光荣的地方在于他的末期没有让异族窃取走土地罢了,这是唐明两朝应该学习的地方。

黄巢起义、闯王造反,都是因为人口太多,加之唐朝门阀割据,明朝宗亲养猪。

“你想当皇帝,要学得东西不是如何施政,因为你的曾祖父太祖高皇帝和朕已经给你打好了基础。”

朱允炆郑重道:“你真正应该学的,是仔细观察留意即将出现的国家矛盾,因为盛世一旦来了,矛盾就会被激化,土地有限,财富也有限。”

盛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逐渐被拉开的巨大贫富差距!

朱允炆已经通过官绅一体纳粮和取消宗亲年俸两种办法来缓解这种速度,但这远远不够。

后世还土地国有化呢,照样随着社会的进程,使得贫富差距化并产生严峻的阶级对立思想。

仇富、仇官。

这是人性,是无可避免的现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