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乱世栋梁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这一生(大结局)(第3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这一生(大结局)(第3页)

神奇的新大陆,有许多神奇的风土人情,让年幼的李?听得入迷。

但他慢慢长大,心中疑惑越来越多:祖父说的新大陆,真的存在?那玉米、红薯、烟草、向日葵、辣椒,还有各种神奇的动物,真的存在么?

莫不是瞎编的?

这疑惑,一直萦绕在李?心头,随着时光流逝,一直萦绕不去。

但是,祖父说过的事情,基本上都不会有错。

祖父说,南海以南,有一座大岛,面积怕是要有河南、河北加起来那么大,事实证明,没错,朝廷随后设澳州,将这大岛纳入治下。

祖父说,辽北以北,极北之地,有冰洋,那里,有浑身白毛的白熊,事实证明,没错;

祖父说,种植棉花,大有可为,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棉花,如今已经取代麻,成了主要的“纺织作物”,让百姓们在冬天有了更好的御寒衣物,也让中原的商人,手里又有了一个十分赚钱的“中原特产”。

尤其在安西都护府,那里气候炎热、干旱,无法扩大粮食产量,却很适合种棉花,大片大片的棉田,给庄园主带来大量的利润。

于是,不用朝廷动员,庄园主们自己就会组织大量内地百姓,到安西都护府治下各地定居,成为棉田的雇工,形成一个又一个聚落。

这数十年间,安西都护府治下,中原移民大幅增加,加上商队活跃,于是形成了稠密的聚居区,连成一大片。

充裕的中原人口,成为驻军强有力的支持,并支撑着朝廷经略河中地区。

河中地区适合农耕,所以,在当地驻军的庇护下,越来越多的中原(关陇地区)百姓,开始涌向河中,在那里定居。

连同已经在碛北扎根的堡垒群,中原的版图大幅向北、向西扩张。

茫茫草原,已经成为中原的牧场,不再有连年南下侵扰的游牧大军,只有大量放牧牛羊的牧民。

而且,随着汉四郡的收复,中原版图再无缺损,这一切,都是祖父打下的基础。

年过不惑的李?,今日带着儿子洒扫两座帝陵,他先去了父亲那里,现在来看看祖父。

他来到墓前祭殿,看着供奉的牌位,从侍从手中,接过一把红彤彤的“果实”。

这“果实”,来自遥远东方的新大陆,那里已经有了中原武装商队开辟的定居点和贸易据点,而探险队带回来的这种当地作物,名为“辣椒”。

辣椒二字,当然是沿用他祖父的命名,早三十年前,李?就记住了这个名字。

现在,李?双手捧着辣椒,轻轻放在牌位前,看着牌位,有些伤感。

“辣椒,辣椒。。”他说话声音有些哽咽,再次想起祖父当年对辣椒的描述,“辣椒,孙儿吃了,真的好辣,好辣。。。”

。。。。。。

彭蠡湖畔,白石村,白发苍苍的太皇太后黄姈,站在故居二楼,看着眼前已经被湖水吞没近半的村子,感慨万千。

她年过八旬,垂垂老矣,但身子骨还算硬朗,即便是上下楼梯,也能自己走,而不需要扶。

头发花白的李平安,搀扶着母亲,看着自己小时候住过的村子,同样感慨万千。

“我当年,嫁给你父亲的时候,这里,可热闹呢。”黄姈轻声说着,如今的白石村,因为湖水侵入,村民已搬到后边高处的新村。

这里,不再有当年的气象。

但因为皇家祖宅在此,特地设为皇庄,留有人看守,定期维护。

或许再过数十年,白石村会彻底被湖水吞没,届时,李家故宅就消失了。

黄姈在洛阳住久了,思念家乡,于是回来看看,祭扫父母坟墓,并看看自己当年和李笠生活过的家。

李家大宅,依然如故,黄姈看着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大院,想起当年和李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伤感不已。

“你父亲,一辈子,就食言了一次,一次。。。”

“说好的,不能比我先走,不能。。。”

“你弟弟也是,比我先走,真是不孝啊。。。。”

李平安见母亲说着说着哭起来,虽然心里也很难受,但顾不得难受,扶着母亲在一旁坐下。

然后安慰:“娘,父亲不是常说么,皇帝若当得太久,那就必然变成祸害,误国误民。”

“父亲不想变成祸害,遂了心愿,娘该宽慰。”

“弟弟虽然也走了,可是,可是,新君继位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娘也该放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