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新顺1730 > 第一九八章 善后考虑(第3页)

第一九八章 善后考虑(第3页)

过河西走廊,向南到云贵、向东到甘肃、陕西。传教路线太容易了。

哈乃斐派的一些传统太麻烦,新兴的苏菲派教团传教优势太大。

儒家的那一套,在半游牧半农耕区,打不过任何一神教,如果保留准部的势力,对大顺控制西域是有好处的。

移民……不是脑袋一动,数万人就怀揣着“为国戍边”之心就去了的。别说现在,就是后世,又有几人主动去?就大顺对基层的控制能力,三十年之内,准部一灭,西域乱成一团都是必然的。

想了想大策凌敦多布的话,刘钰试探着道:“西域之事,天朝自有准备。你也看到了,如今天兵神勇,日后筑城的话,只要七八座城,难道谁能攻的下吗?”

“如今我编练的新军,打赢了这一战,你应该明白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自此之后,两千汉军步兵即可扫荡平叛,你们想要对付两千人,就得准备万余人的大动作,那肯定会走漏风声,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天朝自有手段,护佑西域安宁。”

残酷的现实面前,大策凌敦多布无可奈何,又不得不承认。

各个部帐也就一次能出兵千余人,这一战让大策凌敦多布感到绝望,不只是因为主力被歼、战略意图失败这么简单。

而是青州军的变阵速度和抗骑兵的能力,意味着自此之后,两千人的汉军就能在各个部帐间横着走。

人少,意味着机动性更强,征讨的准备时间越短。

原来面对两千人,可能集结一两个部帐的人,趁着机会冲一冲,就可能获胜。

现在要打这两千人,可能就需要四五个部帐的人集结,甚至更多。而这么大的调动,只要将来驻扎在天山脚下的汉人将军不是脑袋有病,都能发觉。

刘钰是很会筑城的,这一点大策凌敦多布清楚。

到时候,七八座棱堡一锁,驻守个千余人,就日后天山南北的各个部落,除了此时的准部有炮之外,谁有本事攻下一座千余人驻守的棱堡?

攻城攻不下,野战打不赢,两千人的汉军就能到处走,似乎在军事问题上,天山南北的事已经解决了。

然而……

大策凌敦多布反问道:“昔年西域万里佛国,如今又剩下了什么呢?缠头的蒙兀儿人、哈萨克人,还有北方的罗刹,都不可信。天朝统治漠南、喀尔喀臣服,又有雪山圣地,难道日后准部不是稳定天山的重要基石吗?”

“一片牧场,牛走了,却来了羊,羊走了,又来了马,有区别吗?你们汉人纵然能在河谷种田,那些山上的牧场,你们也能去吗?”

大策凌敦多布很担心,担心大顺要把准部灭掉之后,扶持周边的哈萨克、蒙兀儿等部,以防准部东山再起。

那样的话,可能数万部帐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就算大顺不杀……周边部落可都是和准噶尔有血海深仇的。

宗教信仰完全不同,准部击败了叶尔羌,也缺没能力让叶尔羌弃绿信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