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新顺1730 > 第六十一章 赵括VS赵括(第4页)

第六十一章 赵括VS赵括(第4页)

有人扛着木料,扔到了“炮位”内,可以看到里面有人正在往地上铺木料。

汉尼拔皱着眉,数了数炮位的数量,大约是三十个。

也就是说,攻击方至少有三十门重炮。

之所以断定是重炮,也是军校的课程:

攻城重炮,需要在炮位下铺垫木料、木板或者原木,以防止重炮陷入到泥土中,导致炮口仰角不能掌握。像是地板一样铺开的木料,可以减轻重炮对泥土的压强,压力除以面积才是压强。压在轮子和泥土上、与轮子压在拼接地板上,当然不同。

这还是很正确。

虽然现在还看不到重炮的影子,汉尼拔以多年的军校经验,还是凭借那些炮位推断出攻城方的重炮很快就会抵达。

除了那些挖掘重炮炮位的人,剩余的人则开始经典的Z字壕延伸。

法国军校要塞工程学第三课:攻城方靠近棱堡的最佳选择,是从第一道壕沟开始,挖掘Z字形的壕沟,曲折接近。

直接挖一条垂直线,守城的火炮可以直瞄射击。一枚炮弹落入壕沟的话,就会穿糖葫芦。那还不如毫无掩护,在地面上直接冲击。

Z字壕转折角度,要考虑棱堡的形状、星角的分布,计算出最佳的角度,在一个可调范围内,选择最省力的角度。

挖掘Z字壕的人,和之前挖第一道壕沟的人差不多。

也是四人一组,第一个在前面挖本人深就向前挪动,后面的人跟进,将壕沟扩大。

不过几天的时间,棱堡外围就像是一道蜘蛛网。

无数的壕沟从第一道壕沟处向内延伸,蜿蜒曲折。守城方看不到任何一个暴露在外的人,只能看到不断飞出的泥土。

战场上恐怖的静谧,更让城中的守军压力倍增。有人忍不住朝着壕沟开枪,可并没有任何作用。

炮兵大尉也放弃了试探炮击的想法,炮击,对Z字壕毫无作用,除非有人发明出可以爆炸的炮弹,用曲线极大的臼炮发射。

围城的第八天,Z字壕已经延伸到了棱堡前不到二百米的地方。

和汉尼拔预料的一样,Z字壕挖掘到距离棱堡二百米、距离防护坡110米左右的时候,不再继续向前挖掘。

而是转为横向,开始挖掘第二道平行于棱堡的壕沟。

汉尼拔知道,这道壕沟会挖的比第一道要宽、要深。这里将作为最终攻击的集结点。

法兰西军事技术学院要塞工程学又一课:在攻击方挖掘第二道壕沟的时候,是出城反击的最佳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