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商鬼 > 271 朝堂博弈(第1页)

271 朝堂博弈(第1页)

一秒记住【书朋网WWW。shupengwang。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免费小说阅读

[

]

夏渊气得冒火,南宫望和庞誉不给他面子就罢了,苏伦也同样不给他面子,这让他很生气,苏伦走后,夏渊一巴掌拍在那茶几之上,几乎要将整个茶几拍碎开来。

和他一同前来的大理寺的成员都是心头一惊,昌王的脾气是出了名的爆裂,南宫望和庞誉不给他面子,情有可原,毕竟双方是对立的,彼此明争暗斗不断。

但苏伦,不是和昌王对立,昌王一脉也有着拉拢苏伦的意思,只是被苏伦拒绝了,但这也不妨碍昌王对苏伦的欣赏。

结党营私,党争在现在的朝廷之上已经很明确了,昌王派系,世家门阀派系,和中立派系,苏伦便是立于中立派系,这也是归属于皇帝的派系。

只是皇帝派系之中,许多强硬派存在,让其他两个派系不得不投鼠忌器。

尤其是上将卷和老将军两位,那是国之柱石,八十多岁了,身体依旧硬朗,只要这两位不倒,现在的局面也就不会出现多大的改变。

可谁都知道,这两位,现在是垂垂老矣,谁也不知两位老帅还能支撑多久,这两位已经是从圣祖皇帝起兵以来,就一直征战四方知道现在。

按照他们的年纪,本应该退隐颐养天年了,但国家局势如此,让两位老人不得不继续为国操持,这是当今皇帝最愧疚的两位百战老帅了,但他没有办法。

这两位老帅若是离职,原本凝聚的大夏军队,将一朝分崩离析,至少在老帅带领的将帅之才独当一方之前,他们还不能退。

而这也是世家门阀派系和昌王派系迟迟不敢动手的缘故,但随着这一战,上将军一战建功,瞬间给了这些人一种危机来袭的紧张感。

蒲甘被灭,吐蕃被镇远侯打得抬不起头,西域版图之上,大夏军队严防死守,剩下的威胁,就只剩北部胡人和东部倭人,倭人没有和大夏正面叫板的实力,所以他们的主要目标,便是趁着大战打响,看看是否能占据高句丽。

占据高句丽,是倭人最主要的目标,借此可以直接威胁大夏东北各省,而此时他们还在海上,登陆战倭人不占优势,若是让他们上了岸,那时候想要再驱逐取出,问题就大了。

南部最大的威胁解决,蒲甘王朝纳入大夏版图之中,上将军只需要再拿下不管是高句丽还是吐蕃,东亚格局将彻底稳定,大夏最主要的对手,将变成胡人和西域各国。

陆上作战,大夏还真不怵任何国家。

而一旦让上将军大业得成,不管是世家门阀还是昌王,都将彻底失去机会,所以他们不能坐视不理这种局面的出现,尤其是昌王。

昌王最渴望坐上那把象征着大夏权力巅峰的椅子,一旦上将军连战连捷,他将会彻底远离那个位置,而世家门阀的联盟,要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不希望皇帝下台,只希望将皇帝架空。

当然,也不乏有野心之人,但前提是他们能架空皇帝,然后这些野心家才会有机会,这一切都建立在皇帝被架空的情况下。

在上将军和韩铁戟没死之前,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两位有着大夏军队的绝对掌控力,他们也曾想掌控一部分军队为己所用,最后也只不过合力推出了一位庞誉。

并且,庞誉还不是完全为世家所用,大多数时候,他都只为世家门阀序列的其中一位大佬所用,也正是那位大佬将他推到了这个位置上的。

可以说,若是那位大佬不同意,庞誉就和世家门阀没有多大的联系,甚至于都不会给他们世家门阀任何面子,他手中的军队,只为那一人而动,这一条命也只为那一人而死。

当初庞誉有无数次机会,在西北地域对阵胡人的时候,可以直接投身于上将军麾下,但庞誉却都坚定不移,以至于最后皇帝不得不以一个理由将其换下来。

若是他愿意为国效力的话,上将军也会倾囊相授,毕竟在此之前,上将军都认为,庞誉是能接他的班的人,只可惜,庞誉没有选择和他们站在一边。

没有选择和大夏百姓站在一边,毅然选择了那位救命恩人。

这是让上将军感到无比惋惜一件事情,若是庞誉愿意接班,他也不至于如此高龄迟迟不愿卸下身上的重担。

上将军是前朝的人,也是本朝的开国元老,吃过了那一段战乱时期的苦,知道百姓疾苦,很清楚若是国家继续乱下去的话,对于百姓将会是何等困苦的生活。

就拿内乱的那一段时间来说,整个大夏的物价飞涨了十倍有余,国家国库存粮存银不足,根本无法进行有力的管控,一石米有时候甚至卖到五两银子一石。

而这已经算是很恐怖的价格了,粮价上涨,吃不起米粮,其他的物价也跟着飞涨,整个国家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

若非当朝皇帝年少有为,手段强硬的击溃了自家王叔,并且以强硬手段从哪些大肆屯粮不放,妄想发一笔战争财的商户手中压下粮价,大夏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喘息之机。

但也因为这样,几乎让国库处于彻底亏空的状态,甚至于连禁宫皇后娘娘执掌的内库,有时候都不得不拿出钱财了填充国库,国库在内乱平息的三年内,几乎年年处于财政赤字状态。

这也是为何,蒲甘王朝侵入大夏,皇帝却没有立即组织战争将其驱逐出去的缘故,不是不想,而是无力,没有钱粮这个仗没办法打。

就算是经过这漫长的修养,大夏逐渐恢复元气,但实际上,皇帝很清楚,大夏的根本性的一些毒瘤依旧无时无刻都在侵蚀着这个国家的根基。

所以他必须要依靠几次大胜来警告大夏境内的一些家伙,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而对蒲甘王朝的战争,恰好可以止渴,震慑了国内外的各种势力,向世界宣告,大夏并非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而是一只猛虎,只是这一支猛虎现在正在打盹而已。

若是敢有人捋虎须,那等待他的,将会是大夏铁蹄的践踏。

蒲甘王朝的快速覆灭,让四周的国家第一次感到了恐惧,重新把大夏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这个国家并没有因为内斗内耗而孱弱,反倒是逐渐强盛起来了。

大夏现在的人口,乃是整个东亚地区最多的,过亿的人口数量,意味着充足的军力,在这个还是以肉搏冷兵器作战的时代,军队数量便是战斗力的体现之一。

但庞大的军队需要强大的国力来支撑,现在的大夏,还没有彻底恢复元气,也足以看出,大夏如今的皇帝的远见,修养三十年,这可不是胡乱定下来的,而是考虑到大夏的局面才定下来的。

如今,蒲甘王朝在修养三十年的时间内攻克,势必会让许多激进派生出一举击溃其他几国的想法。

昌王南下的这一段时间,整个朝堂昌王一脉便彻底沉默了,不再像以往那样咄咄逼人,也不再像昌王在的时候那么踊跃,彻底安静了下来。

而原本的一些中立派却是生出了冒进的思想,这一段时间朝中可是吵成了一锅粥。

“陛下,下官以为,我大夏应乘胜追击!”

“臣附议……”

“下官认为,应该先打吐蕃,彻底解决西南之忧……”

“臣认为,应当先拿下高句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