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翊唐 > 第十章 玄都道观(第3页)

第十章 玄都道观(第3页)

“啊这……”李商隐连忙扭头向张翊均确认似的问道:“此处当真是玄都观?”

在得到张翊均再三肯定的回答后,李商隐脸色难掩失望:“这、这观内和刘刺史诗中所写截然不同啊!”

“太和二年,刘禹锡入京后不是又作了一首吗?”张翊均背着双手,同李商隐跨过山门,不由地哂笑道:“‘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玄都观早就是如此了。”

“可是义山在东都的时候与刘刺史有过一面之缘,我本以为那不过是一时的,谁曾想……”李商隐而后环顾张望着满园的菜花,竟出神地凝望了足有半晌,摇头叹道:“太可惜了啊。”

张翊均也站在李商隐身旁,不觉忆起三年前的上元节,同颍王来此地赏花灯的场景。

张翊均正想间,忽觉身后似有急切的脚步声,张翊均急忙下意识地侧身,尔后便见有一玄衫男子步速迅疾地走过,同张翊均几乎擦肩而过,尔后沿着道观子午中轴石板路直向灵官殿而去。

那玄衫男子头戴深青幞头,身材伟岸,看起来虽不曾膀大腰圆,却也较常人魁梧几分,而且身高怕是要比张翊均高出半头,不过由于方才擦过去不过一弹指工夫,张翊均并未有机会看清那人样貌。

“莫不是观内道士?”李商隐见状怪道:“不过这厮……至于这么着急吗?”

张翊均内心却略有狐疑,虽然此时距离奉香时辰仍有小半刻工夫,观内香客不多,却也有老有少男女十数位,大多都在缓步闲聊,静候最内三清殿开启。长安道观内素来秉承清净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为本,因此绝少有像方才那玄衫男子一般如此疾步孟浪的,若要为玄都观道长撞见,少不得要被“请回”。

不过……尽管适才那玄衫男子从张翊均身前一霎而过,张翊均却瞥见他的右耳下方,似乎失了耳垂,倒不知是天生若此,还是被后天割去的。

恰在张翊均细想的工夫,从他们二人背后竟突然传来一阵轻蔑的嗤笑:“怪也!而今玄都观竟都已经破败到此等境况,且须穷酸举子来供奉香火的地步了?”

此言甚是刻薄,还带着些不屑,张翊均和李商隐同时回头看去,只见不知何时他们二人身后来了数名男子和一名看似未及桃李年华的少女,那领头的锦袍少年衣着华贵,身穿素色绣竹绫罗锦袍,外罩一丝绸披风,腰佩金钩,看样貌似同李商隐年岁相仿。

少年鼻尖笔挺,脸圆而小,尚未褪尽青涩之气,眉眼倒与他身后的那女子很是相似,让人不由猜测是否为兄妹或是姐弟。而在这二人身后则跟着数名家仆模样的跟班。

那领头的少年见张翊均和李商隐回头,更是面露轻佻,刻意将眉头微微上挑,轻蔑的目光在他们二人身上扫了几回。

张翊均从这少年衣着便能看出来他出身不凡,显然他是见张翊均和李商隐都身着平民所穿常服,身上及腰间蹀躞又无甚赘饰,因此便敢那般讥讽。

张翊均出身自不必说,为人本也低调,因此听闻这少年的挖苦却并无怒气,便主动地侧跨一步让开中轴石板路。

谁知李商隐竟咽不下这口气,眉头像受到极大侮辱似的皱了皱,心中顿生无名之火,寸步不让不说,立时学着那少年的语气,反唇相讥道:“奇哉!而今玄都观内真真是破败了,竟须纨绔浮浪来供奉香火,方能延续……”

李商隐话音刚落,那少年脸色先是惊诧,尔后立刻阴沉了下去,在他身后的恶仆更是手指着李商隐破口大叫道:“大胆酸儒!竟敢对琅琊王孙出言不逊!”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hupengw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